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学校要闻

邬大光教授应邀为我校作地方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专题指导

时间:2025-09-24   作者:郭盈玥   编辑:姜静   文章来源:发展规划处   点击:[]

9月22日上午,学校于综合楼六楼视频会议室举办地方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邬大光教授应邀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座谈会由副校长苏春景主持,全体校领导及中层领导干部参加。



于光辉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邬大光教授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于校长介绍了我校在办学理念、发展历程、师资建设、基层党组织与思政课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学校持续推进学科专业优化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与进展。他强调,学校当前正处于内涵提升与特色发展的关键时期,高度重视高质量办学体系建设,期待借助本次座谈进一步凝聚共识、厘清方向,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邬大光教授围绕地方应用型高校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作了系统阐述。他指出,应用型高校应实现从“适合学校”到“适合学生成长发展”的教育理念转变,准确把握与职业教育的边界,突出“应用性”而非“职业化”特征。在专业建设方面,他强调,研究型高校侧重知识体系构建,而应用型高校则须建立社会需求驱动的动态调整机制,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布局。面对人口结构变化,他建议前瞻布局康养服务等领域人才培养,增强教育供给的适应性与前瞻性。



在教学改革方面,邬大光教授指出,应用型高校应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区别于研究型高校的知识体系逻辑,强化基于真实场景和市场需求的教学设计。在评估与学科建设方面,他呼吁推动分类评价机制创新,理性看待大学排名,避免被商业化排名误导办学方向。同时,要加强“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促进内在逻辑贯通与资源整合。在校园文化层面,他建议营造学科交叉、人际和谐的合作氛围,培育具有家国情怀的文化生态,并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升办学视野与科研竞争力。

邬大光教授的讲话内容翔实、见解深刻,蕴含诸多真知灼见的创新性观点,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指导价值,在与会人员中引发强烈反响。

讲话结束后,邬大光教授将其代表性著作《什么是好大学?》赠与于光辉校长。该书深入探讨了高校内涵发展与质量建设的核心问题,与本次座谈会主题高度契合,为我校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本次座谈会为我校进一步厘清高质量发展路径、凝聚改革发展共识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不仅拓宽了办学视野,也为学校下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学校将以此次座谈为契机,系统梳理意见建议,转化为务实举措,持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会前,在校领导陪同下,邬大光教授参观了校史馆,详细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与办学成果,并观看了学校宣传片。他对学校近年来推进应用型转型、深化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成效给予积极评价。



邬大光教授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等职,从事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大学历史与文化研究。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荣获“2023年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称号。

送稿日期:9月24日 审核人:徐惠忠

Copyright©2020  烟台理工学院版权所有     传真:0535-6915078   招生咨询:0535-6915009  鲁ICP备17042781号-3    鲁公网安备 37061302000005号